“中欧+铁路”效应:铁路如何“链”产业集群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共有近12万列货运列车往返于亚欧大陆之间,连接中国和欧洲。十多年来,这支“钢驼队”从单一的跨境物流通道,发展成为如今“铁路+枢纽+工业+贸易”多元化、一体化的生态系统。 “中欧班列+”效应不断扩大。通过连接铁路大动脉,沿线分散的产业节点紧密相连、高效聚集,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我们在亚欧大陆架起产业合作新桥梁,连接机遇,共同促进发展。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渝新能号”开行,开启亚欧轨道交通新纪元。 “目前,一个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12万列,形成连接中国128个城市、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亚洲11个国家100多个城市的国际运输网络。 “它对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中铁集团公司总裁郭卓学表示。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进步不断提高通道效率。北斗定位、5G技术、电子封条等应用,实现了商品全流程可视化追踪。霍尔果斯口岸进口货物通关时间由2至3天缩短至16小时以内,当地出口货物通关时间缩短为1小时,高效稳定的物流通道从开放向前沿转型,支撑产业集群形成新模式。“区块链+跨境电商”、“区块链+个性化农业”、“区块链+绿色制造”等快速增长,不断突破产业融合的边界。西安爱聚粮油工业集团利用中欧班列在哈萨克斯坦建设种植基地,在阿拉山口、西安建立加工园区,架起海外种植基地与国内消费市场的桥梁,实现安全连接。 “仅今年前10个月,我们就从哈萨克斯坦出口优质农产品9.2万吨。”西安爱聚粮油工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刘东猛说。隆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文旭表示,在太阳能产业全球扩张的过程中,企业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及时性、可靠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与传统相比l 海运,中国和欧洲的货运班列帮助我们大大降低了风险。通过完全可追溯、固定班次的轨道交通系统,有效减少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破损,有效保证产品交付的及时性。”李文学先生表示:“得益于我们从西安枢纽到德国奥兰横跨欧亚大陆的完善的物流网络。全球首个专线专线跨境电商专列服务国家,将运输成本降低至航空运输的五分之一,助力跨境电商产业大规模发展。零碳绿色列车将100%绿色电力运行,通过碳抵消项目实现“零排放”,推动产业集团绿色低碳转型。我们还以公用车、精品车、定制车等多种产品满足需求,促进协同发展。上游和下游产业链,“铁路+工业”深度融合,打造了独特的产业集群。作为中欧班列上的重要港口城市,二人浩市铀舱进出口贸易及相关产业快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中欧班列跨境电商聚合中心的建设,西安逐步构建起以京东商贸城、彩哈国际、中腾集团、中国制造等大型电商企业为主导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系统。中欧班列也为沿线国家注入了活力。 “中欧班列对保加利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独特的机遇。下一步我们将建设以保加利亚为节点延伸到周边国家的区域物流中心。”加涅夫,保加利亚议会副议长议会表示,这不仅将直接促进就业,还将促进物流、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让保加利亚企业更便捷地获取原材料,融入更广阔的市场。铁路不仅能打通物流通道,还能“链”产业集群、“链”互利合作。未来,这支“钢骆驼队”将推动产业集群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让开放合作的红利惠及更多欧亚国家和人民。
(编辑:朱晓航)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